进入到2024年,我们关注人工智能的进展,重心可以放在AI在B2B市场上的应用,而非目前媒体上热衷谈论的消费者场景。
一个合理的假设是,企业级AI的总潜在市场(TAM)会比消费者市场大至少10倍!
企业正在开始行动起来,将AI应用整合进业务和产品/服务中,以提升效率,降低成本。他们不像消费者还可以等待。在这个进程中,得益者将是提供合适工具/产品的企业。
从这个意义上讲,我相对看好在这领域处于有利地位、却被低估的英特尔,而非已充分预期的英伟达。并不是要贬低英伟达的市场潜力和价值,而只是认为,英特尔如果能如期有所表现,潜在增幅会很大。
本文想指出,在生态系统的粘性、代工策略、企业AI蓄势待发等力量的推动下,英特尔会是AI市场的一匹黑马。
AI企业级应用蓄势待发
OpenAI披露的最新材料,认为未来公司的收入将有90%来自于企业用户,而非个人用户。这是其演示材料的一页。
像ChatGPT这样的应用迄今还没有为消费者创造出足够大的价值,但我们可以判断,AI将首先让企业更智能地工作并大大提高效率。
B2B市场才是AI应用真正赚钱的地方。
随着AI扩展到企业环境,英特尔的芯片非常适合B2B环境下的应用,而代工业务也可以从B2B应用中受益。B2B市场不像进入到家庭和个人生活的AI那样有趣生动,却代表着近期更大、更现实的机会。
英特尔不久前发布了第五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(也称Emerald Rapids),如果人工智能市场的一个趋势是小型化LLM以及更重视运行效率(更高性能、更节能、更节省成本),英特尔在这个市场上的潜力就不容小视。
英特尔虽然还没有采用最新的工艺和封装技术,但这款处理器的设计方法有很大提升。性能提高两位数,制造成本大大降低。结合英特尔在代工业务的布局,对制造执行力的重视,加上其处理器设计改进和工作负载优化,可以说英特尔已经准备好在AI新一轮竞赛中重新扮演重要角色。
边缘计算的AI主力
从英伟达最近的财务数据来看,即使整体收入在增长,增长势头却有放缓迹象。数据中心的大客户群体趋于稳定。排名前2的客户在Q3的购买量比Q2减少了31%。
这很可能表明英伟达最大的买家或者在寻求多个供货方,或者已经在尖端LLM培训方面完成了前期布局。随着AI扩展到以效率为中心的企业用例,尖端的芯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。